2023年益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5-01-22   栏目:中考题库    

导读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五) (带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安详( xiáng) 拘泥(ní) 云霄(xiāo) 根深帝固(dì)B.苍劲(jìng) 契合(

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模拟测试(五) (带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安详( xiáng) 拘泥(ní) 云霄(xiāo) 根深帝固(dì)

B.苍劲(jìng) 契合(qì) 闲暇(xiá) 大相径庭(tíng)

C.屏嶂( zhàng) 遏制(è) 侮辱(wū) 走投无路(tóu)

D.掺杂(cān) 瘦削(xuē) 教诲(huì ) 锋芒必露(bì)

2.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

A.她穿着一件华丽的衣服,在人群里显得鹤立鸡群。

B.因为有医务工作者们处心积虑地研究,我国在防疫学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C.这部电视剧不错,看了后没有哗众取宠、矫揉造作的感觉。

D.那部书我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3.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2分)

A.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愿望。

修改:“愿望”改为“职责”。

B.春暖花开之际,北京市郊铁路S2线列车搭载乘客欣赏沿途美景,领略巍峨长城的人文景观与山花烂漫,被游客誉为“开往春天的火车”。

修改:在“烂漫”后加上“的自然风光”。

C.大数据时代,“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已成常态,对用户而言,手机应用越来越“懂我”,用起来的确有信息泄露的风险,但也很方便。

修改:“有信息泄露的风险”和“很方便”调换顺序。

D.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修改:删去“通过”。

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首。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史实。《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

D.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号云庄,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曲牌名。

5.下列各句用语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C.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争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

D.小惠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自己心仪的音乐盒,她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6.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处处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原句书写在横线上。(5分)

(1)美在山水: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描写了泰山的高大神奇秀美。

(2)美在四季:郦道元“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三峡》描写了秋天萧瑟和凄清。(3)美在明月: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乙】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到,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资治通鉴 马陵之战》)

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望其旗靡 孙子度其行

B.公与之乘 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C.彼竭我盈,故克之 彼三晋之兵

D.公将鼓之 遂成竖子之名

8.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10.【乙】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看出孙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11.长勺之战和马陵之战取胜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二)议论文阅读(15分)

随心的阅读

刘恩波

①读书节期间,“阅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快乐,就是随心的阅读。

②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从前读鲁迅,是求学过程的要求,带有强行和必需的意味,让少年的我很是头疼。强制性要求的阅读当然不快乐,当阅读不再随心,远离了内在的渴望,它就变成了公式化、模式化的套路和条条框框制约下的教条。等到年龄稍长,走进《野草》,就找回了对鲁迅阅读的另一种无关功利的心性享受。那样的阅读是体己的、交心的、愉悦的。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读书,不受外在约束,不求甚解,只为精神的充盈和通透,只为灵性的抵达和舒展。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无目的的读书,就是忘了归途的逍遥游。把胸襟读舒坦了,把视野读开阔了,把功利转化成审美,将学识装点成智慧。培根说的“读书可以怡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

③不是说专业阅读就不好,而是说,真正的阅读许多时候都是业余而为之的,不为了什么,走进书,那里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正待敲门和开启。

④首先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一代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如是说,“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我们的阅读,不就是要在由书写构成的线条里、轮廓中,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吗?

⑤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走向森林、草原和郊野外的春天,感知各种昆虫的美妙生长。阅读《小王子》,看他和狐狸朋友关于生命仪式感的交谈,该是何等令人憧憬神往——约定好了,人的幸福就是等待中的盼望和期待,一种久违了的心愿交接的盛况。读《孤筏重洋》,明白海尔达尔和他的同伴驾着小小木筏横渡大洋的雄心壮志是如何在狂风暴雨和重重海浪的洗礼中,得以实现升华的。

⑥其次,随心的阅读还体现在人对自己心灵状况的辨识与认同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换而言之,你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与书的同构,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事。譬如,王小波喜欢杜拉斯,喜欢法国新小说派,那么他后来的写作里也有实验和探索的迹象,也有青春的忏悔和浪漫。读武侠和读科幻肯定是两个观感,读卡夫卡和读村上春树也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⑦什么是随心的阅读呢?我想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

  1. 请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3分)

15.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避免了观点的片面性,使论证更严密

B.我们通过随心的阅读,可以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

C.人与书的同构,是奇之事。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D.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是更好的阅读。

16.分析A、B两种阅读方式,判断哪种是随心的阅读,再结合选文说明理由。(3分)

【A】小刘正在准备导游资格考试,专门买了《旅游法律法规》等书籍,进行阅读。

【B】小李很喜欢旅行,空时到图书馆,总会信手翻阅一些摄形画报和旅行杂志。

(三)说明文阅读(10分)

氢能缘何受瞩目欧训民

①近年来,世界各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国际氢能委员会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路线图,到2030年,全球在氢能项目上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

②氢能是由氢元素在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也可以通过燃料电池转化成电能。氢气不仅来源广泛,还具有导热良好、清洁无毒和单位质量热量高等优点,相同质量下所含热量约是汽油的3倍,是石油化工重要原料和航天火箭动力燃料。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呼声日益高涨,氢能在改变人类能源体系方面被寄予厚望。

③氢能之所以备受青睐,不仅在于其释放过程中的零碳排放,还在于氢气可作为储能载体,弥补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等短板,促进后者的大规模发展。比如,德国政府正在推动的“电力转化气体”技术,通过制取氢气来存储不能及时利用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力,并将氢气长距离输运以进一步有效利用。此外,除了气态,氢气还能以液态或固态氢化物出现,具有多种储运方式。作为难得的“耦合剂”。型能源,氢能既可实现电力和氢气之间的灵活转化,又能搭建“桥梁”实现电、热、冷乃至固体、气体、液体燃料的互联互通,构建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④形式多样的氢能有着多元的应用场景。截至2020年底,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较上一年度增加38%。氢能的大规模应用正从汽车领域逐步拓展至其他交通、建筑和工业等领域,应用在轨道交通和船舶上,氢能可降低长距离、高负荷交通运输对传统油气燃料的依赖,比如去年初,日本丰田公司开发并交付了首批海洋船舶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应用于分布式发电,氢能可为家庭住宅、商业建筑供电供暖。氢能还可直接为石化、钢铁、冶金等化工行业提供高效原料、还原剂和高品质热源,有效减少碳排放。

⑤不过,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得来”并不容易。氢元素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和化石燃料中,现有制氢技术大多依赖化石能源,无法避免碳排放。目前,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正在逐步成熟,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再电解水来制取零碳排放的氢气。科学家还在探索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等新型制氢技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核能制氢技术预计10年后启动示范。此外,氢能产业链还包括储运、加注、应用等环节,也都面临着技术挑战和成本制约。以储运为例,氢气在常温常压下密度低、易泄漏,与钢材长期接触会使后者发生“氢脆”而破损,储存和运输比煤炭、石油天然气都要困难得多。

⑥当下,许多国家围绕全新氢能各环节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技术难关在加紧攻克。随着氢能生产和储运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氢能成本也有较大下降空间。有研究表明,预计到2030年,氢能产业链整体成本将下降一半。我们期待,氢能社会将加速到来。

(《人民日报》2021年3月)

17.根据选文内容,说说氢能为何受瞩目?(2分)

18.概括选文③④⑤段的主要内容。(2分)

19.选文②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选文⑥段加点词语“有研究表明”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2分)

21.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国际氢能委员会与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路线图到2030年,全球在氢能项目上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

B.作为难得的“耦合剂”型能源,氢能既可实现电力和氢气之间的灵活转化,又能搭建“桥梁”实现电、热、冷乃至固体、气体、液体燃料的互联互通,构建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C.氢能的大规模应用正从汽车领域逐步拓展至轨道交通和船舶上等领域,有效减少碳排放。

D.氢元素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水和化石燃料中,现有制氢技术大多依赖化石能源,无法避免碳排放。

(四)文学作品阅读(10分)

山塘雨思陆嘉明

①飘飘洒洒的春雨,把清瘦的古山塘出落得越发柔绵和幽静。我在雨中踽踽(jǔ jǔ:走路孤零零的样子)而行,一任轻风细雨扑入襟怀,茫茫坠绪倏地在心中泅漫(yīn màn:向四处散开或渗透),生命犹若失去了边界,竟然感到自己从古活到了今天。这是何等奇妙而超拔的精神体验啊。

②烟雨山塘,从东到西逶迤而去,似与雨声共吟一首悠长淡雅的唐诗。我发现这里的平屋小楼,时而被宽宽窄窄的水埠隔断,又时而与古古朴朴的小桥相连。山塘的雨,也似有了时隔时连的感觉,恰似古典词曲中的长句复短句,既显示出断续相间错落有致的节奏,又呈现出一种强弱对比绵长不绝的旋律。我感受到了山塘雨所特有的音乐之美,这种音乐般的美感,竟不仅来自于听觉,而且还缘自于视觉,是视听觉共谋而相互融透的境界。

③今天我在山塘赏雨,确乎远离了市嚣俗尘,任凭心灵与天机相牵。你看看那雨:洒落在街面和小桥上,洒落在四方天井和深深庭院中,洒落在深黑浅灰的瓦楞上,洒落在静静流淌的河水里,自是那种不慌不忙不急不躁的闲散之态;你听听那雨:浙渐沥沥,细细微微,正与檐下人叨叨絮语,单调里分明透出一种亲切和柔情。独行雨中,旁若无人,我细细体悟着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然随意的人生况味。

④我爱山塘雨的安闲明澈,我钦仰雨中山塘的超逸宁谧。我何以会生出这层感情来呢?这成许是对纯素之美的仰慕和向往吧。遥想庄子在《刻意》中说:“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故素也者,谓其无所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是啊,一个真实的人,确是“纯素”而无所杂而不亏其神的,人生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何等不易!今之山塘雨,融于灵犀,沉浸其中而顿生感慨,许是在意识或潜意识深处,更是对“无杂而不亏其神”的仰羡和向往吧?

⑤山塘雨,飘进了我的思绪,洒透了我的心灵。雨,衬出我心境一片宁静,一片平和。看雨中山塘,就好像看一部“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的黑白影片。生活在屋檐下的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平民,有的卷起了袖子淘米洗菜,有的在油漆脱落的门口与孩子白相,有的则在木格子窗前闲话家常,使人感到一种散淡安逸的人生情味。听山塘的雨声,又好像听一首“一切色彩喧哗”都已“消隐”的江南丝竹,依依袅袅是母亲吟唱的充满温馨之感的生命之歌。余光中说,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是啊,行在雨中,听在雨中,思在雨中,更激起我穿越岁月回忆历史的意趣,尽管盛唐气象烟消云散,明清繁华风光不再,但这条古街在起起伏伏中对古文明的执着坚守,古老的牌坊在风风雨雨里的幽叹低吟鳞次栉比的古宅里许许多多的老故事,却始终没有在岁月的流逝中湮灭,时间定格成历史,彳亍(chì chù:漫步,走走停停)其间,如同置身历史。山塘雨,给人的也许不在游兴,而是回忆,是沉思,是品味。今天,春光乍泄,雨助我思,吸引我从历史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将来,确是一种与历史气脉相通的生命和精神的感悟。

⑥我在这座城市已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还是第一次行走在雨中山塘。身段苗条的水巷,娉娉婷婷地从东到西一路瘦了过去,绵绵密密的雨也一路瘦瘦的飘了过去。及至走过半塘,山塘水竟穿出或高或低的房舍,不再如半遮面的琵琶女,大大方方地依偎着堤岸,在雨的触摸中闪着眉眼,隔街面对着一扇扇门扉和窗根,漾出了生动的表情。河畔有树有草,有亭子和小屋,那是春天的小站。行人可以在这里赏春和听雨。我看到河对岸或稠密或疏朗的枕河人家,在烟雨中显得空空阔阔,迷迷茫茫。

⑦垂柳飘佛,雨声如乐,绿了肺腑,湿了灵思,顿觉凡尘俗垢都消失在山塘雨中。(文章有删改)

2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和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烟雨山塘,从东到西逶迤而去,似与雨声共吟一首悠长淡雅的唐诗。

(2)鳞次栉比的古宅里许许多多的老故事,却始终没有在岁月的流逝中湮灭。

23.文章第⑤段中说,山塘的雨声像江南丝竹,后面再引用余光中的话,“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是否还有必要?(2分)

24.文章第⑥段有这样一句话:“身段苗条的水巷,娉娉婷婷地从东到西一路瘦了过去,绵绵密密的雨也一路瘦瘦的飘了过去。”有人觉得用“瘦”来形容水巷和雨不合适,说说你的想法。(2分)

25.阅读下面两段话,比较“生命”的内涵是否一样。(2分)

(1)听山塘的雨声,又好像听一首“一切色彩喧哗”都已“消隐”的江南丝竹,依依袅袅是母亲吟唱的充满温馨之感的生命之歌。 (《山塘雨思》)

(2)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一棵小桃树》)

26.结尾作者说:“绿了肺腑,湿了灵思。”结合全文说说山塘雨给了作者哪些感受?(2分)

三、写作(40分)

27.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请以“历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朋友不是书,它比书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请以“朋友,_________”为题目,进行写作。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

1. B(A拘泥nì 根深蒂固 C侮辱wǔ D掺杂chān锋芒毕露)

2.B

3. D(句子结尾加“的城市发展方式”)

4.C

5.B

6.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⑵林寒涧肃。

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D。

8.(1)敌方的勇气已经穷尽了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2) 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

9.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10.写孙子以减灶之法麻痹庞涓而战胜庞涓的故事;有智慧(善用兵)。

11.知己知彼;抓住战机。

12.【答案】随心的阅读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

13.【答案】A: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状态和效果不一样。B:举“我”不同时期阅读鲁迅作品的不同感受/事,从状态方面进行论证。C: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

14.【答案】道理论证。(引用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随心的阅读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这一观点,进而论证了本文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权威性、说服力。

15.【答案】D(回归第②段及由第③段“不是说有目的阅读就不好,而是说,随心的阅读…”可知,选项中“是更好的阅读”理解错误。)

16.【答案】B(小李的阅读方式是随心的阅读)。A中小刘是为了考试而阅读,B中小李是基于兴趣而阅读。小李的阅读正好与文中提到的“随心的阅读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随心的阅读是无关功利的阅读享受/随心的阅读是体己的、交心的、愉悦的)”相符。所以,小李的阅读方式是随心的阅读。

17.零碳排放;弥补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间歇性等短板,促进后者的大规模发展;具有多种储运方式。

18.氢能受到青睐的原因、氢能多元的应用场景、氢能制造的困难。

19.作比较。 突出强调地说明了氢气单位质量热量高的特点。

20. “有研究表明”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了“预计到2030年,氢能产业链整体成本将下降一半”的信息是经过研究得到的,不是凭空猜测的,“有研究表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21. C

22、(1)山塘街弯弯曲曲,绵延不断。

(2)古宅像鱼鳞和梳子齿一样密集而整齐地排列着。(写出古宅多亦可)

23、有必要。余光中这句话点明了雨像音乐的两个特点,润泽和引人回忆,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雨声像江南丝竹一般柔润悠扬,引出下文因雨声而产生的对历史的回忆。

24、指瘦削,写出水巷瘦,拟人化写法,赋予水巷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水巷的狭窄;呼应前文“清瘦的古山塘”,表现出水巷像女子般身段苗条、姿态美好。雨之瘦,本身是春雨,绵绵细雨,写出春雨的细密;同时因为水巷瘦,而雨便随着水巷瘦,表现出雨与水巷的契合、对水巷的情意。表现出作者对水巷和雨的喜爱之情。

25、不一样。山塘雨声平和,充满温馨、温柔地孕育其他生命;小桃树生命力很顽强,反映了作者对未来、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6、感受山塘雨具有视听觉相互融透的音乐之美;远离了市嚣俗尘,内心宁静、平和,体悟到了自然随意(散淡安逸、平和温馨)的人生况味(对纯素之美的向往);感受到了回忆历史的意趣,古街对古文明的坚守;与历史气脉相通的生命和精神的感悟,历史的再生,在于生命和精神的延续。(任意两点)

27.略。

相关文章